1月19日,在自治区两会召开之际,《内蒙古日报》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奋力书写扎根北疆兴学强区的新答卷》为题报道了我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全文如下: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奋力书写扎根北疆兴学强区的新答卷
“旗帜·领航”学生理论学习轻骑兵举办党史学习心得系列分享会。
“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启动建设。
内蒙古大学校园一角。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回首刚刚过去的2021年,内蒙古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践行嘱托创一流,守正担当开新局。服务党中央为自治区确定的战略定位,按照“建设大平台、汇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思路,谋划启动了材料化学科学创新中心、生物医学研究中心、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等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贡献度,奋力把内蒙古大学打造成我国边疆地区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技研究、高质量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内大人深知,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内大人将继续从党的光辉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办学治校的全过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各族师生的殷殷嘱托,坚持开放办学,在竞争中发展,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以守正创新、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书写扎根北疆、兴学强区的新答卷。
培根铸魂:建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强阵地
2021年12月10日下午,内蒙古大学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内气氛热烈,第三期“旗帜·领航”党史学习心得系列分享会在这里举行。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和10名学生理论学习轻骑兵走上讲坛,聚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主题,以诗歌朗诵、微课堂、故事分享等形式,用充满热情、饱含真挚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心中的党史故事。“分享会前,我们认真查阅资料、精心排练,这些经历使我了解了众多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也加深了我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复兴在路上,强国必有我!”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赵文萱说。
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陈智,2021年7月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从北京回来后,她一直都很忙碌。她组织编写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在秋季学期正式启用,并在全区采用推广。通过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建学生理论学习轻骑兵、举办党史学习心得分享会、选派思政教师担任特约辅导员等创新举措,内蒙古大学将党史学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方位融入思政课教学主渠道主阵地。“我们要着力打造更多的思政金课,以年轻人的方式点燃理论学习的热情,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陈智说。
2021年7月1日清晨,内蒙古大学举行了庄严神圣的集体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全体党员在鲜红的党旗下立下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迎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的朝阳,在迎国庆升旗仪式现场,万名内大师生抒写“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百米长卷,共同抒发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大时勉励我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着每一位内大学子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把小我融入大我,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活动现场,哲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欧阳志说。
2021年,“安纳尔·安达”多民族学生互嵌式成长社区育人项目纳入内蒙古大学思政工作总体规划,通过打造各民族学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生活社区,探索构建“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同心圆”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模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金秋9月,蒙古学学院新设的蒙古语言文学班,首次迎来来自全国各地的25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学生,四川的阮乐就是其中之一。“我非常喜欢学习蒙古语。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从零基础开始,如今已经能够掌握800个词汇。”12月23日,在2021级新生“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现场,阮乐欣喜地分享着自己的收获。
2021年,内蒙古大学以立德树人为统领,坚持五育并举,探索构建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轴,以健全管理制度、强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学方式为驱动,坚持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师生联动、教研联动的“一轴·三驱·四联动”立体化育人模式,着力培养各民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新增1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获批1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基地;获批2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获批46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荣获1金奖1单项奖2银奖5铜奖的佳绩,《科技种豆富农,青春筑梦国安》项目荣获大赛唯一的“乡村振兴奖”。2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2021年,内蒙古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奋进之笔书写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篇章。
协同并进: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理论支撑
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魏永贵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摞近年来学院教师出版的学术成果。2021年5月29日,学院举办了《清代蒙古族别集丛刊》新书发布会。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大学,强调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近年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担了6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重大重点项目,陆续出版《接受与书写:唐诗与清代蒙古族汉语韵文创作》《中华多民族谚语集萃》《王昭君及昭君文化》等十余部著作。
2021年8月,《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十卷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这部丛书由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院长张久和组织的学术团队撰写,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新视角新思维,梳理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发展脉络,探讨了匈奴、乌桓、拓跋鲜卑、柔然、突厥、回鹘、黠戛斯、契丹、库莫奚、室韦10个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地区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自1988年留校工作,张久和已在内蒙古大学从教30多年,他培养出20名优秀博士毕业生,组成了一支优秀的学术团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系统研究,挖掘弘扬各民族文化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学术团队主要的科研方向。
2020年,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获得国家四部委批准。2021年,学校加大基地建设力度,设立10项专项课题,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目前,基地获批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承担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委托课题3项,已出版学术著作4部,提交研究报告3篇。首席专家何生海教授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研究报告被国家部委采纳,获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及内蒙古的实践路径研究”课题。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布仁吉日嘎拉教授学术团队承担了基地设立的专项课题之一——“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实践与历史佳话研究”。项目紧紧围绕“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内蒙古故事,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回顾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的光辉历史,全面挖掘民族团结进步资源,叙述内蒙古自治区的成功实践与历史佳话。
“基地建设绝非一个学院或某个学科的事情。作为承担着重要使命的国家基地,应举全校之力建设。”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基地主任刘志彧说。2021年,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跨越式发展,内蒙古大学打破壁垒布局谋篇,让各个学科都与基地协同联动,汇聚多个研究团队力量,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等学科群建设,协同经济、法律、管理等学科领域共同发展。
2021年3月,《契丹小字再研究》等3项成果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11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传统与文化交流:蒙古文学研究拾璀》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出版界在本届评选中唯一获奖图书。12月9日,内蒙古大学承建的自治区重大专项项目——“东北亚语言资源数字化平台”举行子项目验收会议。项目自2020年6月启动建设以来,已建设1个语言应用支撑系统、2个应用服务系统以及1个语料资源数据库。该项目的实施,为自治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提供了信息化新平台。
创新驱动: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
2021年12月23日,在第九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开幕仪式上,内蒙古大学与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团队共建材料化学科学创新中心项目正式签署。新搭建的科技创新高地,一方面立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一方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进一步提升内大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解决“卡脖子”难题的能力,更好地发挥优势特色学科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2021年,内蒙古大学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考察内蒙古大学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开展了“践行嘱托创一流、守正担当开新局”实践活动。团结引领全校上下聚焦党中央为自治区确定的战略定位,以实际行动践行“扎根北疆、兴学强区”的使命担当。这一年,一个个科研团队从实验室里走出来,围绕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等重大需求,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北疆大地上,在新型牛羊良种繁育、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等方面组建多个科研团队进行攻坚,深入助推“科技兴蒙”和乡村振兴。
2021年,内蒙古大学“牛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技术团队领军人物、长江学者李光鹏带领团队成功培育出3个双肌黄牛新品系,被专家组评价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家畜生物育种研究与应用方面填补了国际空白,为开发草原家畜种质资源、攻克良种自给自足的“卡脖子”难题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增强我国畜牧种业自主创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团队获得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李光鹏教授获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
与此同时,生命科学学院祁智教授主持的“草原健康体检,助力牧区振兴”项目入选教育部第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项目对构成天然草原核心要素的土、草、畜矿质元素进行普查,填补国内空白,完善全球相关数据体系,作出草原生态修复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出1份早熟、油炸品质优且贮藏稳定的新品种,启动创建了我国首个马铃薯突变体库,制定内蒙古地方标准1项,修订国家标准1项,为马铃薯产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生态与环境学院启动实施了“内蒙古黄河流域典型退化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内蒙古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等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科技兴农兴牧提供了智力支撑。
2021年,内蒙古大学积极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流科研平台布局进一步优化。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6项,立项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兴蒙”和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项目46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9项,新增科技项目经费1.62亿元。在肉牛现代生物育种、蒙古羊精子发生机制、牛新型干细胞研究、半导体光生电荷分离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在Gut、PNAS和Angew.Chem.Int.Ed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校获得包括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内的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5项,合作研究成果获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大学将持续建设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新能源、新材料、碳达峰、碳中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型研究机构和学科布局,在已有的15个国家和部委重点科研平台基础上,重点打造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材料化学科学创新中心、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高地。“学校将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通过高峰学科和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整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统筹对接自治区特色产业,与地方和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在‘种源’创新关键核心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科技兴农兴牧、实施一流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育工程提供智力支撑,持续增强服务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力。”内蒙古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武利民说。
“经过一代又一代内大人的不懈努力,内蒙古大学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征程上,内蒙古大学将紧扣党中央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和行动纲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特色鲜明一流大学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学校在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中的优势,积极主动、有为有效服务大局,融入全局,助推新局。”刘志彧说。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进入寒假的内大校园虽略显宁静,但在一个个实验室内,一个个团队正在热火朝天工作。在计算机学院,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飞龙教授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蒙古文古籍文献数字化工程”项目,他介绍说:“项目正在进行技术升级,全面提升蒙古文古籍文献数字化率、古籍文献阅读线上化率和平台检索查阅效率,我们的目标是建立起一个国际一流的蒙古文古籍文献数字化中心。”在生态与环境学院,李永宏院长正在带领团队就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内蒙古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项目进行研讨。“项目的实施将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的科学制定和实施,提升生物多样性精准保护和科学监管能力,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建和北疆社会绿色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他说。
心怀“国之大者”,熔铸“家国情怀”,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肩负“扎根北疆,兴学强区”的责任担当。2022年1月13日,“内蒙古大学纪检监察学科和重大科研平台建设项目基础建设项目”获得自治区发改委的批复,标志着内蒙古大学“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内蒙古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根北疆办大学,培根铸魂育英才,全面推进特色鲜明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以守正创新、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书写“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内大答卷,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新贡献。(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