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祺,男,汉族,教授,1927年12月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1951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到内蒙古参与筹建高等院校的工作;1959年在苏联莫斯科大学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到内蒙古大学任教。方天祺教授长期承担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校、系两级的管理工作,曾长期担任内蒙古大学校长、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职务,并担任过内蒙古人大常委会委员、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内蒙古生物高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内蒙古科协委员、内蒙古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生物化学学会副理事长等多项社会职务。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方天祺教授主要讲授生物化学、生理学、蛋白质生化、神经生物学等课程。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动物比较生理、生化的研究,首次说明两栖动物主动脉弓上存在5-羟色胺的化学感受器,该神经介质通过迷走神经组成的反射弧调节心血管活动。他证明软体动物神经节中存在5-羟色胺,随季节的变化此介质对神经细胞与心肌有不同的调节功能,并在激活蜗牛从冬眠苏醒过程中有重要作用。60年代初,他主持了“家畜脏器利用”研究项目,与上海中科院生化所东风制药厂合作,成功制出牛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结晶,将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制成针剂并投放市场。在他组织下,生化教研室的工作面向实际、开门办学,与呼、包两市肉联厂合作,成功地试制出肝素、细胞色素C、硫酸软骨素等。
70年代,以方天祺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开展了“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生理生化”的研究。方天祺、达来首次报道了水貂、驴精子中存在顶体蛋白酶,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水貂精子顶体酶在受精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为提高家畜人工授精受胎率,课题组承担了自治区“提高绵羊深冻保存精子的存活率”的课题,筛选出含肌肽、维生素E、丁基羟甲苯等成份的保护液。方天祺、谭竹筠证明肌肽的作用在于增强精子的能量代谢,促进了氧化磷酸化过程,结合对精子超微结构的观察,表明肌肽对损伤乃至去膜精子有保护、复活的作用。
1972年,以方天祺为首的课题组承担了自治区“前列腺素E2生物合成”项目。他们从牛肾上腺提取花生四烯酸,从羊精囊腺提取前列腺素合成酶粗品。以此为原料,生物合成了前列腺素E2,制成临床用制剂,在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等院妇产科用于孕妇中期引产。此药物具有安全可靠、痛苦小、简便易行等优点,受到临床单位的好评,这一优秀科技成果1977年受到自治区表彰。
80年代末,李充璧、方天祺开展了免疫活性因子及蓝舌病毒内蒙株的结构分析,从抗乙肝转移因子的分离纯化、活性测定到临床应用,他们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制备出口服和注射用转移因子制剂;完成了蓝舌病毒内蒙株VP2基因3`端和5`端序列测定,制成了相应的DNA探针。
1994年经自治区科委、编委批准,方天祺主持筹建了我区第一个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成立为我区开展生物工程的研究与教学提供了一个较完备的平台。“研究中心”成立后举办了3次培训班,为我区高校及农、医等研究机构培训了大批基因工程研究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生物技术的发展。以方天祺、哈斯阿古拉为首的课题组还开展了河套蜜瓜转基因保鲜的研究,他们和骆蒙等首次对蜜瓜成熟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阐明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ACC含量、EFE活性、乙烯含量变化规律与果实软化的关系,表明河套蜜瓜是呼吸跃变型果实。以上成果为转基因保鲜蜜瓜的培育提供了详实的科学依据。其后,课题组将获得的ACC合成酶基因反向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ROKII中,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河套蜜瓜,经多代定向选育,已获得一批耐贮性强的T6代新品系。
方天祺先生在担任学校行政领导职务期间团结同志,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学校的稳步发展。他认为,培养人才的质量是衡量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工作中把提高质量、培养三个面向和德才兼备的人才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他重视校风、学风的建设,指出要继承发扬建校时集各家之长形成的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深刻认识优良的学风是学校的灵魂。他重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在经费、人员等方面予以扶持,在生物系植物生态专业创办蒙汉双语教学班,为草原建设培养人才。改革开放以来,他不断探索学校改革的机制,1985年内蒙古大学作为全区高校试点实行校长负责制,1986年确定为全区高校职称改革试点单位,在定编、定员基础上在全校教师、科研人员和图书馆试行职务聘任制,在后勤系统实行不同类型的责任制。所有这些举措,其目标就是在内蒙古大学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充分发挥教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办学体制,这些工作收到一定效果,1987年内蒙古大学被评为自治区先进高校。
方天祺先生先后获得教育部、中央民委授予的全国民族教育先进工作者,内蒙古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内蒙古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先进个人,自治区民委、教育厅授予的全区民族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与他人共同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