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行业精英 > 正文

陈永志

2016-12-23

1CD52

陈永志,男,1963年11月出生于内蒙古巴林左旗,研究馆员,专业技术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6 年 6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学专业,同年7月进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陈永志同志在从事文物考古发掘研究工作期间,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工作成绩。在内蒙古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陈永志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元上都考古发掘工作的主持人,承担了申遗文本的编写工作,制定了考古发掘方案,组织相关考古技术人员进行考古清理及遗址本体的保护工作,并以项目主讲人的身份为联合国考察专家介绍元上都的历年考古发掘情况、考古发掘现场、元上都博物馆的陈展,让外国专家详尽地了解到元上都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这些工作对于元上都申遗成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2005年,由陈永志主持发掘的“回鹘可汗的陵寝”,被国际考古学界誉为“欧亚大陆蒙古草原的重大考古发现”,该项目出版《蒙古国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报告》(合著)、《蒙古国浩腾特苏木乌布尔哈布其勒三号四方形遗址发掘报告》(合著)两部考古报告,其中《蒙古国浩腾特苏木乌布尔哈布其勒三号四方形遗址发掘报告》被中国文物报社评为中国“2008年度最佳考古报告”,同时,内蒙古电视台“蔚蓝色的故乡”栏目播出五集《千里踏查蒙古游牧文化》专题片,对中蒙合作考古发掘项目进行了专题报道。该项目是中国第一次在境外进行的考古发掘项目,从而奠定了中国文物工作者在世界文物考古学界的突出地位。

陈永志同志主持的“和林土城子古城及周边墓葬”的考古发掘项目,发掘墓葬两千余座,首次次将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地区确定为中国古代北方“狄文化”的中心地带,晋文公重耳流亡之地,也是北魏鲜卑的“盛乐都城”。陈永志还曾先后主持了呼和浩特市陶卜齐汉代古城、卓资县城卜子古城、清水河县城嘴子古城、包头麻池古城、托克托县云中古城、托克托县黑水泉古城、卓资县三道营古城、察右后旗头道湾古城等大型遗址的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取得了许多较为重要的考古新发现。其中对“陶卜齐古城”的考古发掘,将汉代的“安陶”县准确地定位,纠正了学术界将“安陶”县认定为“美岱二十家子古城”的错误结论;对托克托县黑水泉古城的发掘,确定了汉代定襄郡“武泉县”的确切地望;对清水河县城嘴子古城的考古发掘,确定了汉代定襄郡“同楇县”的确切地点。上述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在国内外文物考古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从事文物考古发掘工作的同时,陈永志同时还撰写了大量的学术专著与科研论文,目前已经发表了《内蒙古出土瓦当》、《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内蒙古考古大发现》、《内蒙古文化遗产系列丛书》(12部)等25部学术专著,刊发了《关于辽代木叶山的再考察》、《羊群庙元代石雕像装饰考》、《蒙元时期的牌符》、《考古学形成的哲学根源》、《内蒙古集宁路古城出土的青花瓷器》、《两千余年的盛乐古城》、《论草原考古学文化》、《论元上都的突出普遍价值》、《论草原丝绸之路》等学术论文60余篇,总字数达200余万字。陈永志撰写的《考古大发展 文物谱新篇》、《论元上都的突出普遍价值》等文章(2011年3月11日《内蒙古日报》第八、第五、第六版),获得中宣部新闻局高度评价:“草原文化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新成就,详细考察草原文化的发展与演进轨迹,探索草原文化与华夏文化碰撞、融合的历史进程,强化了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性认识,对巩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具有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见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第197期)。陈永志主持的集宁路古城考古发掘项目、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考古发掘项目,中央电视台一套“见证发现之旅”栏目及十套“发现探索”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见CCTV一套2005年11月18-20日“见证发现之旅”节目;CCTV一套2007年11月19-22日“见证发现之旅-盛乐古城”节目))。上述一系列专著与学术文章的发表,在学术界影响较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陈永志还曾多次赴日本、韩国、印度、美国、德国、土耳其、希腊、埃及、新加坡交流研讨,并多次在这些国家进行考古学专题演讲,将草原考古学文化介绍到这些国家,受到了各国学者的热烈欢迎。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做了“集宁路古城考古大发现”学术报告,在新加坡做了“草原丝绸之路”学术报告,在蒙古国做了“成吉思汗画像”学术报告,这些学术活动,推动了内蒙古地区与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和研究,引起了世界考古学界的极大关注。

由于陈永志同志在文物考古研究领域成绩突出,其科研成果曾多次荣获国家、自治区级奖励。陈永志主持的“集宁路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荣获“200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奖”;2007年3月,荣获国家“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2007年5月,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2011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人选;2013年2月,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3年3月,荣获“元上都申遗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14年12月,荣获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授予的201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2015年4月,荣获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授予的“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015年4月,陈永志主持的“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地”的考古发掘,荣获“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奖”。2010年,撰写的《蒙古国浩腾特苏木乌布尔哈布其勒三号四方形遗址发掘报告》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撰写的论文《两千余年的盛乐古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三等奖;撰写的论文《论元上都的突出普遍价值》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撰写的《羊群庙元代石雕像装饰考》一文,曾被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等单位评为“自治区青年知识分子科技创新奖”; 1996年,撰写的论文《巴林左旗友好村二道梁红山文化遗址》荣获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第三届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6年,撰写的论文《正蓝旗羊群庙石雕像研究》荣获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第三届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专著《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瓷器》获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第六届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撰写的论文《黄金面具、铜丝网络与祖州石室》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博物馆学会第五届优秀成果二等奖。

陈永志现在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是我区文物考古领域较为出色的学科带头人,为我区的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上一条:刘振雄
下一条:【刘少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