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格尔泰先生先后任第三、四届自治区人大代表,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民族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名誉理事长。现兼任国际蒙古学协会副主席,匈牙利东方学会荣誉会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阿尔泰分会名誉会长,内蒙古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名誉院长,《民族语文》、《西北民族研究》、《阴山学刊》、《蒙古语文》、《满语研究》等学术刊物的编委或顾问。
清格尔泰先生是著名的蒙古语言学家,享誉国内外。他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致力于蒙古语文的教学科研和有关组织领导工作,在国家及自治区蒙古语文工作、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科的建立和学术队伍的建设、蒙古语言文学的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清格尔泰先生致力于国家和自治区蒙古语文的推广使用工作。早在1947年夏,清格尔泰先生就在齐齐哈尔内蒙古军政大学创建了蒙古语文研究室。这是我国第一所蒙古语文研究室,在这里工作或学习的人们后来都成为了蒙文工作单位的学术骨干和领导人,对国家和自治区的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了满足中小学教师以及一般蒙文工作者学习掌握蒙古语语法,清格尔泰先生以现代语言学理论编写了《蒙文文法》(1949)。这是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简明蒙古语语法教材。其英文版分别在香港(1951)、纽约(1963)出版。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一部分民族干部和群众中出现轻视蒙古语文、忽视使用蒙古语文的倾向。清格尔泰先生作为党委宣传部语文工作处的负责人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认为这种现象关系到蒙古民族今后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他通过举办各种座谈会、开展调查等方式,摸清了具体情况并向自治区党委作了报告。1953年5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了全区第一次蒙古语文工作会议,会后由自治区党委发出了“关于反对忽视民族语文倾向及进一步加强民族语文工作的指示”。这次工作会议和党委指示对蒙古语文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组建了蒙文研究会,成立了蒙文专科学校,创办了《蒙古语文》杂志,这些都为自治区民族语文工作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央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创制和改进问题,为此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普查,由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中央民族学院具体负责这项工作。清格尔泰先生作为中央民族学院蒙古语文教研室兼任主任,负责组建蒙古语族语言调查队,并任队长。在他的组织协调下,在较短时间内组建了调查队,于1955-1956年先后完成两次调查,撰写了调查报告“中国蒙古语族语言及蒙古语方言概况”,发表在《蒙古语文》杂志上。对此《二十世纪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评介说:“这是中国学者对境内蒙古语族六种语言及蒙古语方言进行全面研究的第一个公开发表的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但在全面性和系统性方面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在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也是值得称道的。可以说,以蒙古语族语言调查为标志,中国的蒙古语族语言研究在国际蒙古学界异军突起,形成了以清格尔泰为学术带头人的实力雄厚的中国蒙古语言学派,开创了中国蒙古语族语言研究的黄金时期。”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方面,清格尔泰先生作了开创性工作。1957年内蒙古大学成立时,他奉调来校工作,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蒙古语言文学系。建校时,内大的师资主要来自北京大学等其他高校的支援,而蒙语系作为国内首次设立的教学单位,根本没有哪个大学能在这方面支援内大,所以师资力量特别薄弱。清格尔泰先生不畏艰难,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通过从蒙古国聘请专家,从现有人员身上挖掘潜力或定向培养等手段增强师资队伍力量,使蒙语系不断发展壮大,完成了乌兰夫同志提出的要求,即除了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外,还要担负起发展内蒙古民族科学文化的任务。为了促进蒙古语文研究,清格尔泰先生带领其他教师于1962年建立了蒙古语文研究室,1982年扩建为蒙古语文研究所;为了使蒙古学学科进一步完善,他还倡导建立蒙古文学研究所和蒙古文化研究所,并积极参加了蒙古学研究院的筹建工作。
在清格尔泰先生等一些骨干教师的领导和带动下,内蒙古大学的蒙古学学科联合起来于1995年成立了蒙古学学院。除语言、文学、新闻出版、民族学等教学单位外,研究领域逐步发展为包括:蒙古语言、文学、蒙古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蒙古学学科群,并做出了大量突出的成果。蒙古学学科的发展壮大,为内大步入“211”院校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格尔泰先生非常重视资料建设工作和研究手段和设备的更新。他认为资料中心的建设对一个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建校以来他一直建议图书馆购置国内外新出书刊资料,并要求收集社会上的民间古旧书籍并派人去抄录重要的孤本;他强调与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建立图书交换关系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初,他用在日本讲学期间省吃俭用节省下100万日元,为蒙古语文研究所购买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台电子计算机现在虽然已经很落后,但它是蒙古语文研究工作中利用计算机的开端,也为蒙古语文信息处理打下最初的设备基础。
清格尔泰先生在承担繁重的组织领导工作和科研任务的同时,不忘教书育人和培养人才。他曾讲授现代蒙古语、语言学概论、语音学等重点课程;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5名,他的学生有的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多年来,他为自治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和少数民族干部。
清格尔泰先生非常重视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他组织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大学蒙古语言文学专业使用的教材《现代蒙古语》(上下册,1964)以及《蒙汉词典》(1976),并组织编译了《语言学概论》、《方言学》和《文学概论》等高水平的蒙古语言文学专业重点教材,得到同行和学术界的一致好评。
清格尔泰先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蒙古语族语言的语音语法和契丹文字等领域。在蒙古语族语言的语音语法研究中,他的主要工作是为丰富多样的蒙古语族语言的语音和语法形式,从普通语音学、语法学的角度,给一个最准确的说明。他的研究丰富了民族语言学的内容,为我国民族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代表作有《蒙古语语法》和《土族语与蒙古语》等。从研究古代蒙古语的目的出发,清格尔泰先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同组织了“契丹文字研究小组”,联合攻关契丹文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专著《契丹小字研究》的问世,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多年来,清格尔泰先生发表有关蒙古语族语言研究方面的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论文集十几部;先后主持完成了若干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对蒙古语族语言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全区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蒙古语文学会优秀论文奖,蒙古文图书荣誉奖,内蒙古社科院《蒙古语言文学》优秀论文奖,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清格尔泰先生曾多次应邀赴蒙古、日本、韩国、美国、匈牙利、俄罗斯等国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3次在呼和浩特成功地主持召开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为我国蒙古学研究与国际学术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清格尔泰先生的杰出贡献,他多次荣获国家或自治区级表彰奖励。1981年他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工作委员会学习与使用蒙古语文一等奖;1984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学习与使用蒙古语文荣誉奖;1985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光荣人民教师称号;1989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荣获国务院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荣获乌兰夫奖金社会科学金奖;2005年荣获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功勋学者称号;2005年荣获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功勋教师称号;2006年获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2012年获“中国蒙古学奖”。